黑皮壳:为什么经常切垮?


很多翠友喜欢翡翠黑石头,也常听说黑石头容易出满绿翡翠,最典型的代表就是莫湾基场口的黑皮壳

 

现实却是大部分喜欢切黑石头的翠友,所收获的不是乌鸡、就是底灰,要么就是裂多,真正切出绿翡翠的恐怕没有几个!

 

究竟是什么原因导致黑石头翡翠经常切垮呢?

 

我认为有以下三点,值得我们重点关注和避免!

 

1、黑上加黑

 

正常来说黑色的沙会把“癣”覆盖住,导致无法分辨石头是否有癣,压灯去看时有轻微绿光折射。

 

这也直接导致很多人翠友误判,切开后,乌漆嘛黑,确实有绿,然而并无价值。

 

黑上加黑

 

黑沙也会掩盖皮壳上细小的裂纹,如果没有近距离认真观察,是非常难发现的。

 

再有一点黑石头的皮壳会分泌一种油脂,导致皮壳慢慢变厚,逐渐覆盖一些缺点。

 

这也是很多翠友手里的黑石头,皮壳压灯表现慢慢变弱的原因。

 

黑皮翡翠

 

2、不该出现的绿

 

很多黑石头它是“皮下绿”或是油青底,油青不是绿,但是压灯看皮壳它会有绿光反应,即使不是油青底,压灯观察也可能看到有绿光。

 

油青
 
个人观点:像莫湾基场口范围内的致色离子较多,正常来讲多了当然好,但是也要看时机,来的太晚了,它翡翠的皮壳已经形成,
 
这些离子已经很难在侵入翡翠内部了,大多沉积在皮壳下和雾混在一起,让人无法分辨。
 
 

3、李代桃僵

 

关于场口,我不止一次提到过,缅甸大大小小上千个场口,为什么市面上卖的翡翠却只有比较知名的场口呢?其它场口出的玉石跑哪里去了?

 

黑石头确实易出绿翠,不过那也只仅限;莫湾基、帕敢………

 

现在的市场别说各位读者,就是我认识的几个高手,都难以分清市场上的黑石头到底来自哪个场口。

 

像格因角、美羚角、莫莫亮,莫西沙等……这些场口都有黑石头出产,作为玩家,你接触不多得情况下,基本是分不清的。

 

这也是我认为黑石头切垮最多的原因,场口不对,所学的知识用不上,最终结果不言而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