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别翡翠原石的种老和种嫩,及嫩空种


 
翡翠原石可分为蒙头料和开窗料、解口(切开)料。
 

开窗料和解口料种老种嫩辨别


可以通过翡翠成品辨别种老种嫩方法。

还可以通过打灯看种老种嫩。

打灯后光圈越小、光晕越清澈、透明度越高种越老,反之,光圈越大、光晕越浑浊、透明度越差,种越嫩。

光圈大小反映种的老嫩,光晕则反映玉肉有没有化开。

光圈大小还可以用散光和吸光来表述,光圈越大(散光),则种越嫩,光圈越小(吸光),则种越老。
 
图1 光圈大,光晕浑浊,透明度差,种嫩的豆种
图1 光圈大,光晕浑浊,透明度差,种嫩的豆种
 
图2 光圈小,光晕浑浊,种老,但是没有化开
图2 光圈小,光晕浑浊,种老,但是没有化开
 
 图3 光圈小,光晕大且清澈,透明度好,种老的冰种
图3 光圈小,光晕大且清澈,透明度好,种老的冰种
 

蒙头料判断种老种嫩


蒙头料指皮壳没有被擦切开,完全看不到玉肉的原石。

蒙头原石可通过打灯、皮壳翻沙、打水和听声音等方法判断种老种嫩


打灯通过吸光、炸光来判断种的老嫩


在皮壳上面打灯吸光则种老,炸光则种嫩。

吸光指光被吸原石里面。

炸光指光被反射回来,把手电筒头给淹没了。
 
 图4 打灯吸光,种老
图4 打灯吸光,种老
 
 图5 打灯炸光,种嫩
图5 打灯炸光,种嫩

种老的原石打灯光圈小、吸光、比较清澈。

种嫩的原石打灯光圈大、炸光、比较浑浊、朦胧刺眼。
 

通过翻沙判断种老种嫩


皮壳沙紧、沙硬、沙亮,手摸沙扎手的原石种老。
 
图6 老象皮,沙紧,起褶皱感,种很老
图6 老象皮,沙紧,起褶皱感,种很老

皮壳沙松、沙软,用手摸掉渣,种嫩。
 
图7 皮壳沙松,摸一下掉渣,种嫩
图7 皮壳沙松,摸一下掉渣,种嫩

石形棱角分明,并且油性发光亮的种老。
 
图8 棱角分明,油亮发光,种老
图8 棱角分明,油亮发光,种老

石形滚圆,油性不足暗淡无光的种嫩。
 
图9 石形滚圆,皮壳暗淡无光,种嫩
图9 石形滚圆,皮壳暗淡无光,种嫩
 
种嫩的也有棱角分明的,例如新场料,种老的石形也有滚圆的,例如水石。

脱沙原石种都很老。
 
图10 种老的脱沙料
图10 种老的脱沙料

翁巴裂有一种皮壳看似脱沙,实际不是脱沙,种很嫩。
 
图11 看似脱沙的翁巴裂原石,实际不是脱沙,打灯炸光,种嫩
图11 看似脱沙的翁巴裂原石,实际不是脱沙,打灯炸光,种嫩
 

洒水判断原石种老种嫩


种老的翡翠致密度高,水不易渗入,种嫩的原石致密度低,水易渗入皮壳。

在翡翠原石皮壳上面洒水,如果水很快消失,则种嫩,水消失的比较慢,则种老,如果长时间不消失,很可能皮壳是假皮。
 

嫩空种


嫩空种是嫩种的一种表现,嫩空种翡翠原石没有做货价值。

嫩种不一定是嫩空种,但嫩空种一定是嫩种。

嫩空种皮壳薄、肉细底子干净,结构疏松,打灯水头长,有色的话色泽鲜艳,有极大的迷惑性。
 
图12 嫩空种,打灯水头很长,灯头被淹没,即炸光,种嫩无价值
图12 嫩空种,打灯水头很长,灯头被淹没,即炸光,种嫩无价值
 
皮肉不分的皮壳一般种都很嫩,例如新场料、八三矿原石。
 
图13 皮肉不分,即没有雾层,棱角分明,但种很嫩
图13 皮肉不分,即没有雾层,棱角分明,但种很嫩